手机版 飞熊入梦网
孝子于其亲,既应该小心翼翼,又应该自然和气。
(作者单位为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) 进入专题: 庄子 。并且逍遥的心境、逍遥游的目的映照于整部《庄子》。
并且认为,‘逍遥是一种心境,表示‘游的状态。庄子的逍遥,绝非忘乎所以的顺性而为,而是在深情中参透大化后的与道为一、与世间为一。《逍遥人间:走进庄子的世界》在阐释文本诸问题的基础上,显示出作者对庄子逍遥之意与悲悯之情的准确把握与敏锐体察,贯注着作者对俗世人生的深切关爱之情,揭示出《庄子》与世间大众之间更多的联系。庄子始终没有放下那颗对世人的悲悯之心,而这悲悯除了关怀、洞察与预警,还主要体现为一种批判意识。因为悲悯,庄子对人心、对欲望有着深刻的洞察,并且有预警、有希冀。
在庄子与孔子的关系上,有很多人认为庄子在诋毁孔子,反对孔子的学说。庄子之文汪洋恣肆、想象奇特、行文诡谲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南方学者的风格,甚或有人直接把庄子当成了南方学风或文学的代表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称儒家哲学为情感哲学或情感型哲学[17]。
[35]为此,蒙培元特著《情感与理性》。他认为:自由的心灵是开放的,不是封闭的。我们不能、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农业社会,过一种古代田园式的生活。……‘真情实感是人所本有的,也是人所特有的,是最原始的,又是最有价值意义的,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由此而来[22]。
因此,提高心灵境界,这正是中国心灵哲学的优势所在。实际上,蒙培元所讲的情感远不仅仅是形下学的范畴,也是形上学、存在论层级的问题。
我们只能站在时代的高度,以开放的心胸,对传统哲学包括儒学不断进行理解、解释、选择与批判,它的时代意义才能显示出来[53]。总之,性不可‘言,亦不可‘见,若要言性见性,只能从性之‘发与性之‘用上见,也就是只能从情上见,因为性是通过情而实现的,由情而证明其存在的。[59] 蒙培元:《儒家的人本主义能不能适应现代化——儒家思想文化与现代化漫谈》,载《民族文化论丛》第10辑,韩国岭南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,1989年版。此后的一些列论文都紧密围绕这个问题,而最面系统的论述就是1998年出版的专著《心灵超越与境界》,指出:中国哲学是一种心灵哲学。
只要出于‘真情实感,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,也是最真实的,这是一切道德的基础。[83] 蒙培元:《中国哲学的特征》,超星慕课讲座视频,2009年。冯先生对‘心灵有一个看法,认为:‘我们人的心,有情感及理智两方面。他指出,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化不能是‘返本开新或‘良知坎陷,而应是心灵的解放或开放。
因此,在世界‘一体化的进程中,儒学研究只能在开放的意识下进行[51]。[55] 蒙培元:《换一个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》,《亚文》第1辑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。
[72]这种生态儒学乃是中国生态哲学思想传统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中国哲学则把人看成是‘情感的动物、‘行为的动物,其目的则是使人成为‘圣人。
孔子的‘仁学是建立在伦理之上的,而伦理是建立在个人的‘真情实感之上的。[50] 蒙培元:《怎样理解民族精神》,《学术月刊》1992年第3期。[71] 蒙培元:《人对自然界有没有义务——从儒家人学与可持续发展谈起》,载《国际儒学研究》第六辑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。仁的内容、意义和范围的不断延伸,远远超出了人类中心论,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哲学、生态文化。[77] 蒙培元:《为什么说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》,《新视野》2002年第6期。[40]蒙培元的心灵哲学其实是对传统心性论的超越与转化[41]。
[54] 蒙培元:《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》,《中国哲学史》2000年第4期。这是两种不同的‘走向。
这就是儒家的生命哲学,也是一种生态哲学。就认识而言,还有直觉感受和情感体验的问题,不单是概念分析。
他说: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,特别看重人的‘真情实感,认为这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。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‘生态哲学这个概念,如同他并没有提出‘哲学这一概念一样。
这是仁学诠释中最值得重视的现象。[30] 蒙培元:《儒学是宗教吗》,《孔子研究》2002年第2期。儒家的‘天人合一之学是从孔子开始的,孔子的‘天人合一之学与生态哲学有极大关系[74]。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,是生态哲学的最高成就[70]。
[34] 蒙培元:《中国哲学中的情感理性》,《哲学动态》2008年第3期。因此,蒙培元指出:从存在论上说,儒家无不承认人的生命(包括心性)皆来源于天,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[30]。
[35] 蒙培元:《中国哲学的特征》,超星慕课(www.fanya.chaoxing.com)讲座视频2009年。[75] 蒙培元:《人与自然——中国哲学生态观》,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,第191、218、245、336页。
[57] 蒙培元:《叶适的德性之学及其批判精神》,《哲学研究》2001年第4期。蒙培元认为,西方也有心灵哲学与人性哲学,但不是倾向于物理主义,就是倾向于心理主义,而中国的心灵哲学把情感、意志、道德、审美作为自己的主要课题进行讨论,说明它抓住了心灵的本质,是真正的人学哲学[42]。
……这种出于生命情感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功利目的的‘爱物思想,是儒家独有的生态哲学[83]。他之所以主张回到孔子,而不是承接宋儒,是因为后者丧失了孔子处的经验性、开放性[58]。从心灵哲学上说,则是一个境界的问题[44]。它要把人的情感升华为普遍的、超越的精神境界。
牟宗三之后的新儒家们,已经开始发生分化,而且以更开放的心胸对待中西哲学与文化的问题[66]。但这所谓‘自我作主,不是为了主宰自然界以显示人的优越,而是为了完成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使命,以‘生理之仁关爱人类和万物,关爱一切生命,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生命和谐[69]。
前者把人看成是‘理性的动物,心灵的根本特征在于理智能力,而其功能则在于认识世界。蒙培元提出:中国的心灵哲学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哲学。
王夫之对近代科学方法……以积极开放的心态,敢于吸收进来,用以改造和发展传统的认识方法[63]。它是在与西方的心灵哲学的比较中阐发出来的。
Copyright (c) 2018-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. 16华喆:《礼是郑学:汉唐间经典诠释变迁史论稿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8年,第104页。SMS接码-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